查看原文
其他

Miss Me on October 26th

FOWYAD GLuvRecord 2023-05-20

每次要写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在标题上犯难,因为有时人们对于标题的重视程度甚至高于内容。在信息化时代所有人都争分夺秒,能分一秒钟读下标题并臆想出80%的内容就已经算长了。每次想到这些的时候我都头疼不已,因为码字儿向来就是我的短板,再加上想象力不强,每次在想标题的时候都异常随意。但回想一下,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,标题理应受到重视,一篇文章涉及10条及以上的Info不好好想一下标题恐怕领导就要发火了。我经常会做一些调研,因为其实市场需求是什么在后台数据中十分的明显,清晰并且还会给你列出表格,怪不得当今新媒体已然成为了工种中不可缺少的一类。


说回到标题,这篇文章的标题大概就比较模糊了,因为既没有简单明了的概括出本文大意,也没有体现出文中要写的要素,如果是作文我可能要得低分了,但是标题中的这两个部分(准确的说是两首歌名)在我近期的生活中扮演起了串联性很强的角色。

Miss Me是歌手B-Flatt创作的一首歌,B-Fatt在90年代做出过不少音乐,但因为一些原因专辑之发行了少数磁带,近些年专辑被再版了出来。其中的Miss Me这首歌很特殊,我第一次听就被莫名的吸引住,前奏一出就完全抓住了我。这种感觉其实很奇妙,因为现在听歌有时候也会被碎片化,在各种推荐列表中不断地切换,每首歌的时间可能都不到原本歌曲长度的一半,而这首歌使浮躁的我静静地听了4分27秒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频繁切歌的现象呢?我总结有两点:1. 当今社会浮躁,人在其中很难不受其影响。2. 歌曲浮躁,使听歌的人更浮躁。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异常凸显,因为群体性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特征,这体现在社会导向包括价值观,是非观,觉察力等,它都是会被群体所影响的,会扭曲或减弱的。人们普遍认为多数人永远是对的,“你看他不也这么做吗?;所有人都在...所以我也要...;你为什么这么说?所有人都错了吗?”,可悲的是,有的时候就是所有人都错了。群体性带来的难以克服的就是集体认同感,一旦认同感出现你就会很自然的认为你所认为的是无误的,这就导致觉察力的下降,就好像你在听歌,但你其实没有在听歌;好像你在坐地铁,但你其实没有在坐地铁;好像你在吃饭,但其实你没有在吃饭。


“笑话,难道一地铁的人都错了吗?都没有在坐地铁吗?怎么可能,你有病吧?。”

October 26th一定是个特殊的日子吧,在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确实为之感慨。这首歌由组合Formulatin Feathers制作,这个组合确实太小众,由MC Need Not Worry和制作人Drumat!c组成。歌曲是标准的Conscious风格,包括伴奏和叙事的方式,这就是Conscious Rap的魅力,有的时候需要一些别人口中不齿的“正能量”。我不喜欢一说到比较正的思想的时候被别人扣上鸡汤的称号,这其实也是群体性表现之一。有人可能会有疑问,什么是Conscious Rap?这个门类其实不算是严格意义上很正统的一种风格,它类似于归纳总结,很多Rapper会说一些关于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觉知力(Awareness)或类似的内容,他们认为社会好的变化都源于对个体自身的了解和探索,而这些被统称为Conscious Rap。那么为什么这些Rapper要这么写呢?说唱歌手不应该都是匪帮感觉的吗?这其实和歌手最初的设定有关,这些Conscious歌手的人物设定就是通过歌曲传递信息,他们认知到了行业内和社会上有一定不好的风气,并通过自己的音乐天赋使之成型,影响了成千上万人。其实我认为这是件很值得说一说的事,他们不该被一顶无比巨大的鸡汤帽子扣上,因为这类歌曲是设法让人们提高觉知力,这也是不受群体性影响的办法之一。当然,大量的Conscious Rapper被淹没了,有些做的音乐可能确实还不够理想,但也有些声名大震,取得了广义上的成功,比如Common,Talib Kweli等,其实个人认为Kanye也是走Conscious的。


我们总是很难接受别人的建议,抵触被质疑,有着“自己永远都是对的”的理论,这是对于个人来说;然而对于群体来说这就更顽固,连自己都不容质疑更别谈质疑大多数人认为再平常不过的事了,但也不该悲观,因为所有群体性变化不都来自个体吗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